<button id="qa2sg"><small id="qa2sg"></small></button>
  • <div id="qa2sg"><button id="qa2sg"></button></div>
  • <div id="qa2sg"><button id="qa2sg"></button></div>
  • <div id="qa2sg"><button id="qa2sg"></button></div>
  • <div id="qa2sg"><button id="qa2sg"></button></div>
  • <div id="qa2sg"><button id="qa2sg"></button></div>
  • <small id="qa2sg"><li id="qa2sg"></li></small>
  • 歡迎來到天臺人才網!
    服務“大合唱”暖風拂萬家
    2016-02-16 10:41:41 閱讀量:1026 來源:天臺人才網 作者:天臺人才網
    在老城區最繁華的勞動路上,一個打著“赤城心”LOGO的青年志愿者服務亭分外醒目。這里除提供問詢、指南等便民服務外,還免費提供招工、求職等服務項目。透過一個小小的服務亭,可以管窺赤城街道社區微服務機制在暢通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上的探索。

      2010年,赤城街道轄區內的重大活動一個接一個,臨時組織的志愿者隊伍一支又一支。街道提出了“赤城志愿,赤誠服務”的口號,順勢推出“赤城心”志愿服務品牌。

      針對社區服務載體老、服務項目少、服務標準低等問題,2014年,街道嘗試將“赤城心”服務導入社區工作中,推行“赤城心”社區服務微機制。街道黨工委書記齊益明告訴記者,近兩年來,我們從微服務入手,鑄造“赤城心”服務品牌,撬動了社區治理,激活了社區活力。

      社區服務缺人少錢怎么辦?

      ——機關黨員送服務

      近日,第三臨時支部黨員王碧華來到豐澤居民區,當她看到社區破損的活動場地、休閑長廊上的藤架已經修葺一新時,頓時大為寬慰。

      豐澤居民區是一個開放式社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居民區不收物業費,沒有資金來源。由于建成時間較長,公共設施破損情況非常嚴重。

      幾個月前,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潘圣考向豐澤社區黨總支部遞交了6個“微項目”,內容包括公共設施更換、維修、改造等民生實事。他說,維護資金需要3萬元左右,我們是心有余力不足。

      近年,我縣結合黨員任職單位、家庭住所等因素,開展了機關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其中在赤城街道轄區內報到的機關黨員有2856人,這批黨員被編入73個臨時支部。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主任施琛國說:“我們依托‘赤城心’服務工作機制,以‘臨時黨支部’的形式開展機關黨員組團式服務,拓寬黨員服務群渠道,實施了‘微項目’、‘微心愿’、‘微公益’等活動,促進服務‘零距離’?!?/P>

      一方面是社區缺人少錢,一方面是機關黨員急于做點實事。赤城街道把雙方一“撮合”,雙方很快就找到了工作的契合點。

      豐澤社區黨總支部書記陳雪娥馬上將這一信息傳遞給各臨時支部,各臨時支部將豐澤居民區遇到的困難在各自黨員群體中進行了發動,很快就籌到了2萬元資金,黨員們還紛紛承諾到居民區參加義務勞動,為社區建設出力。

      服務有平臺,干事有項目。去年,在各社區的志愿活動中,街道征集到107個“微項目”,被認領并已完成58個,解決了一批居民區想做而又沒能做成的好事實事;有近3000個“微心愿”被完成。

      該街道還通過對機關黨員職業特點與個人特長的梳理,開展認領黨員公益崗活動,讓機關黨員利用“八小時”以外時間和節假日等業余時間服務社區居民?,F已開展治安防范、環境整治、法律援助等社區活動11場次。

      居民遭遇突發困難怎么辦?

      ——網絡救急聚愛心

      一個個瀕臨崩潰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光芒。透過那一縷縷生命之光,我們看到的是社區志愿者以熱心之舉找到了破解居民突遇困難的良方。

      24歲的石墻頭居居民夏賽娜于8年前被查出患有鼻咽癌,近四五年時間先后接受了多次手術,她的父親因病于今年正月去世,家里欠下了四五十萬元債務。雖然身遭不幸,但她非常樂觀,還想著回報社會。去杭州手術前,她聯系了天臺另一位捐獻眼角膜的袁曉恩,在術前簽下了角膜捐贈書。

      夏賽娜的決定,打動了許多人。社區志愿者得知消息后,會同石墻頭居黨支部和居委會,第一時間啟動了網絡救急愛心社救急方案,并通過網絡媒體大量轉發捐款倡議書。

      在石墻頭居黨員干部的帶頭發動下,愛心在不斷發酵,各地網友、微友不斷傳遞愛心,通過網銀、支付寶將愛心款打到了愛心賬戶上。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就募集到了近10萬元愛心款。

      網絡救急愛心社發起人張玲燕是街道“資深”志愿者,那些天,她的老同學、微信朋友不斷發紅包叫她代捐。感受著濃濃愛心的夏賽娜也申請加入了社區志愿者隊伍,她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獻角膜行動中來。

      目前,該街道已在30多個村居成立了網絡救急愛心社。各愛心社快用、巧用、善用網絡,通過QQ群、微信、微博等,及時做好救助對象信息發布、愛心發動、幫扶等工作,根植了向善思想,增進了鄰里感情,弘揚了社會新風,大大激發了社會正能量。

      “以前居民一遇到急難事,就被動依賴政府救助?!苯值傈h工委副書記張振華說,“救急愛心社既是一個救助平臺,也是一種應急機制,它發揮了網絡便捷、高效、方便參與等特點,使困難對象迅速得到救助幫扶?!?/P>

      截至去年年底,該街道已有5個村居的愛心社發起網絡救急活動,籌集善款100多萬元,成功幫扶5個困難家庭。

      志愿服務作用有限怎么辦?

      ——特色服務揚特長

      旗幟一揚,應者云集。近年來,該街道重視志愿者隊伍建設,努力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現有注冊志愿者9000多人。

      志愿者隊伍龐大,但日常管理難、作用發揮難的問題凸顯。對此,街道分管組織工作的黨委委員陳靈強深有感觸。為扭轉局面,今年以來,他們依托“赤城心”服務平臺,使各類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項目實行有效對接。

      “在這當中,我們按照職業、住址、興趣愛好等組建不同類別的服務小分隊?!标愳`強表示,以特色服務小分隊為標桿,志愿者在服務社區工作中找到了著力點。

      陳邦欽是該街道社區文化志愿者,他組建了一支人數多達600人的歌友會,每個歌友都是一個文化志愿者。他們經常自編、自導,自演身邊的典型,唱身邊的生活,送文化進社區,與市民同樂,為城區帶來了更多歡聲笑語。

      志愿者總會在村居最需要的時候送上幫助。上個月15日,位處郊區的田洋陳村來了4位不速之客,他們帶來了兩對老式美孚燈、一對槐樹對聯以及一些古董書畫。這4人是該街道熱愛傳統文化的社區志愿者,在得知田洋陳村為家風家訓實物資料征集難而發愁后,他們無償捐贈了相關藏品。

      “五水共治”一線,交通治堵現場,“六城聯創”前沿……急難險重任務前,該街道赭溪護衛隊、創業母親俱樂部等特色服務小分隊就會自發組織起來,成為一支支生力軍。

      赭溪是街道轄區內的一條文化河。經過集中整治后,街道的巾幗志愿者接過了定期清理垃圾的接力棒。每次活動一開展,赭溪沿線的村居居民便積極響應,踴躍參與。

      創業母親俱樂部的志愿者除了兒童節、重陽節、春節固定走訪慰問外,她們還根據需要為特定對象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在街道黨工委書記齊益明看來,充分發揮志愿者在社區微服務中的作用,積極開展特色志愿服務活動,既破解了民生難題,又有力地推動了社區文明、平安建設等活動的開展。

      (小徐徐張良陳嬋娟)

    欧美三级正品蓝导航收录最面的|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japanese日本熟妇护士|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