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對化。建立縣級機關部門普法依法治理聯系村制度,全縣87家機關部門分別聯系一個行政村,解決在普法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困難,推進農村民主法治建設。開展“一村一律師結對”活動,為他們提供法律咨詢等無償法律服務;開展“聯村聯戶連心”活動。自開展活動以來,共結對76戶,走訪結對戶379次,開展送法服務600余次,贈送法律書籍報刊1500余冊,資助金額42600元。
陣地化。目前全縣85%的行政村均建立“浙江普法宣傳欄”,成為廣大農村宣傳法律法規和黨的政策方針的重要陣地。設立“法律援助站”,建立“一鎮一站”、“一村一員”的格局,保證“12348”法律援助熱線暢通,實現法律援助應援盡援。擴大法制宣傳教育覆蓋面,推進陣地建設不斷規范化。
娛樂化。推出“法制文藝大篷車”送法下鄉活動,精心編排法制文藝節目,到各村巡回宣傳演出。發揮“文化示范戶”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在農村普法工作中的作用,為廣大農民送上精彩紛呈的法制文藝節目。舉辦農民法律文化節,相繼開展了農民器樂合奏比賽、農民歌手電視大賽、新農村建設征文比賽等活動,文化節期間邀請法律服務人員、農技服務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免費咨詢,使農民在文化大餐中接受法制教育。
流動化。該局采取設立流動普法點,以郵寄普法宣傳資料、電話答疑等方式,在春節、清明、換屆選舉等重大節日,充分利用外出農民返鄉之際開展集中教育等形式,使他們人在外地同樣能感受到家鄉的法律溫暖。設立流動法律服務隊,開展以“一隊、一線、一日、一員”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活動,即組建法律服務小分隊,開設法律服務熱線,開展法律服務咨詢日,每村培養一名“法律明白人”。設立流動普法車,將《天臺縣農民法制宣傳教育漫畫集》、普法“三字經”、普法連心卡、《天臺法苑》、農村法制宣傳版畫等法制宣傳材料送進村送到戶,特別是組織開展村級換屆選舉專項法律宣傳,共配設三輛流動法制宣傳車,在每個重點村進行選舉前一天進村進行宣講,提高廣大選民法律意識。
平臺化。依托農民遠程教育平臺,開通熱線電話現場解答疑難,使農民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各類政策法律法規信息、農業生產技術指導等各種服務。目前全縣共有506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成為農村普法教育新平臺。依托黨校培訓平臺,每年定期定批對村干部進行法律知識培訓,分批組織新上任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到黨校課堂接受培訓?! 。h司法局)